能见度是什么意思 雾霾为什么会影响能见度?
大气能见度是一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要素。能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。最近雾霾进入高发期,常常出现持续性的重度污染,大气能见度严重下降。这种天气对城市交通、生活出行和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影响。比如雾霾天气时,空气能见度差,平均车速也跟着下降,使交通比往日更加拥堵,人们在室外滞留呼吸着“毒气”的时间也变得更长,不利于身体健康。

雾霾为什么会影响大气能见度,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能见度的好坏来判断大气污染的程度呢?
一、雾霾为什么会降低能见度?
太阳光在穿过大气时,大气中的各种分子会对阳光进行吸收和散射,因此当阳光穿透大气照到地面时,就损失了大量的可见光,导致了大气能见度降低。当雾霾发生时,空气变得浑浊,空气中颗粒物越多,对阳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就越强,损失的阳光也就越多,大气能见度就越低,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灰蒙蒙的。

二、雾霾为什么会导致一天中不同时段的能见度不同?
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,早上远处高楼的轮廓在烟雾笼罩下显得模糊不清,大气能见度很低,到了中午,阳光照射下来,雾气也随之散发,天气变得很明朗,视线也开阔来。一天之中,能见度的这些变化,主要是大气中颗粒物在“作怪”。

夜间大气稳定性比较好,边界层内常有逆温层存在,空气流动性较差,因此颗粒物主要集中在逆温层下方。早上人们开始做饭,上班族开车上班,工厂开始排放污染,这些污染物会飘散开,并聚集在逆温层下方,导致大气污染物积累量明显增加。而夜间至早晨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,风速较小,污染物不容易扩散,因此夜间和造成的能见度会比较低。
日出之后,随着太阳辐射加强,空气相对湿度减小,逆温逐渐被抬升,甚至消失。同时大气气流的垂直交换加强,地面风速也达到来一日内最大的水平,空气中污染物开始慢慢扩散,因此午后大气的能见度会慢慢变好,甚至出现明朗的天气。
三、如何通过能见度来判断雾霾的严重程度?
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,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,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,以米或公里单位。国家气象行业标准《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》规定,将能见度分为以下几个等级:
第一级是轻微,也就是能见度在5千米到10千米之间,这时候出门时不需要特别的防护。
第二级是轻度,能见度在3千米到5千米之间,属于轻度雾霾,这时候容易敏感的人群要适当减少室外活动。
第三级是中度,能见度在2千米到3千米之间,属于中度雾霾,敏感人群要减少户外活动,停止晨练,外出最好佩戴口罩,司机驾车也要小心。
第四级是重度,能见度小于2千米,属于重度雾霾天气,这时候最好呆在家里,不要外出,外出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。
根据这个能见度指标,即使没空气质量相关的软件,也能很好的判断雾霾情况并作出防防御了。